新聞詳情
任重道遠須策馬,研思共進再出發(fā)丨新教材校本研修經(jīng)驗分享與交流發(fā)表時間:2024-05-08 11:21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在“三新”視域下,教材改革是一切改革的支點,它撬動了教法和學法固化的堅冰,讓考試與情境互聯(lián)互通,提升了學生大視野、大格局、高站位,引領教師跳出教材講教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進一步推進落實新課程、新教材的實施與研究,更好適應新教材教學工作,更全面掌握新高考動向,為了新一屆高中年級穩(wěn)步邁進新高考、順利使用新教材、有效提高教育教學質量,2024年4月17日至29日分學科分階段在學校教導處統(tǒng)一組織下成功開展了“任重道遠須策馬,研思共進再出發(fā)”——新教材校本研修經(jīng)驗分享與交流活動。此次活動的開展,新高考年級引智借智、傳經(jīng)送寶,對老師們尤其是即將跨入新高考年級的老師們在新教材使用中,如何突破瓶頸、規(guī)避彎路、成功渡劫等進行了十分詳盡的經(jīng)驗分享,進而達到教學上的共同研討、共同促進、共同提升的境界。 政治組 4月17日上午,高二梁雪老師以2024年教育部高考招生與命題的2號文件為牽引,明確了高考方向與要求,進行經(jīng)濟生活知識對比的同時還強調了政治科目的學科屬性,提升師生的學科素養(yǎng)。高二夏豪老師對政治生活作了非常細致且全面的對比。高二李成罡老師以本來、外來和未來為主線,闡釋清楚了新教材文化生活的教材架構,有廣度也有深度,幫助全組老師理解新教材文化生活的編排邏輯,重點與難點。高二劉兆明老師以知識板塊與具體知識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哲學生活的變化之處。周伊老師為大家展示了《法治社會》的優(yōu)秀課例,以“我有一個律師”為貫穿主線,通過三個分議題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我們國家法治建設的成果,引發(fā)了大家的共鳴。 語文組 4月25日上午,高二彭紹鳳老師擔任本次新老教材銜接交流會主講人,分享內容的主題為“新教材語2024高考銜接思考”,內容實在落地,立足新教材,聯(lián)系近年來新高考卷特點,展望2024年高考。內容從四個方面展開:新教材增添篇目、銜接關注點、新高考卷呈現(xiàn)的特點以及后期復習建議。隨后,蘇婷老師就分享會,對高三進行了復習指導叮囑,如近階段命題需要注意新考題,要模擬新高考題型,銜接新教材,新點來自于新教材,熟悉新教材知識點梳理單,了解知識點;關注其他省份的新題型;篩查知識盲點,注意難易度,難點把控等。最后蘇婷老師總結道,眼下正是沖刺高考的最后的階段,本次交流會恰逢其時,讓仍處在傳統(tǒng)高考階段的老師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新教材的特點和變化,熟悉新教材的新增知識點,督促自己不斷革新自己的知識、教法和對考點的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學生備戰(zhàn)高考。 數(shù)學組 4月26日,數(shù)學組王藝老師主要針對新舊教材的內容變化和教學思考,給參會教師做了分享交流。他指出,從隨機抽樣、事件的相互獨立性、空間向量及其運算、數(shù)列等幾個方面綜合對比,能夠發(fā)現(xiàn)新舊教材在內容、編排上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新教材是對舊教材的繼承與發(fā)展。新教材在每個章節(jié)的知識引入中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以問題情境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認真思考。新課標將數(shù)列放在函數(shù)這一主題當中,新教材在數(shù)列這一章節(jié)中也一直以函數(shù)為主線,強調等差數(shù)列與一次函數(shù)有關,等比數(shù)列與指數(shù)函數(shù)有關,感受函數(shù)與數(shù)列的共性與個性,體會數(shù)學知識點的系統(tǒng)性與整體性。對比交流后,數(shù)學組老師們結合教學實際也做出了更符合學情的教學反思,如:1、需要教師備課和教學時需注重知識的形成過程及本質,通過對知識點和例題的講解培養(yǎng)并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轉化與劃歸能力等。同時要重視課后習題,通過課堂上講,課后練習,盡可能分類分批次的處理完;2、更加注重知識的完整性與運用—大單元教學,如在前期每結束一個章節(jié)的學習后,需指導學生完成對應章節(jié)的知識點、例題、方法的梳理,建立較完整的知識框架和體系等。 英語組 4月23日,英語組趙倩老師從新高考英語全國卷雙向細目表解讀開始講解,通過剖析各個題型與老高考的異同,指出新高考英語全國卷的命題趨勢更加注重考察英語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尤其是篇章理解。同時,結合學生目前存在的問題,對新高考備考的復習重點也分享了自己的建議:要注意積累詞匯,“透析”句意,對不同寫作目的、不同類型的篇章閱讀有意識地總結,寫作得由點到面,由詞到篇進行積累和訓練。緊接著,趙倩老師分享了外研版英語新教材的特點,同時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復習目標,從詞匯、閱讀、作文進行了詳盡的分析。最后,就新高考英語復習資料,趙倩老師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好的復習資料應該滿足三個原則:針對性、系統(tǒng)性、時效性。同時,也得注意復習資料的有效利用與整合。交流會現(xiàn)場,各英語老師對自己在教學中的疑惑和施老師進行了詳細交流,以期為提升教學質量尋找更有針對性的應考策略。 物理組 4月23日,物理組教研會上,高一楊宇凌老師代表高一年級組,從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標對比、教材對比、教學建議等方面深入闡述了新老教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高二年級代表倪玉紅老師從高中物理新、舊教材對比分析,新教材特點,課標的特點及個人思考做出發(fā)言,她建議要認真研讀新教材,教材是綱,同時注意構建知識網(wǎng)絡,實現(xiàn)物理知識的系統(tǒng)化教學,引導學生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xiàn)象等。畢業(yè)年級組代表艾復俊老師提出物理學科高考考查要求: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創(chuàng)新型。他通過對2023年重慶卷的深入剖析,指出新高考物理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以及科學態(tài)度與責任。通過本次教研組會,全體物理老師對于新老教材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教材與考題的銜接、學生學情與考題命題特點都有了更加深入且清晰的認知,這有助于老師們更有針對性的備課與授課,有助于老師們在指導學生備考過程中更有的放矢。 化學組 4月25日,化學組唐美老師為全組教師整理出了化學新舊教材在說法上的一些區(qū)別,同時也談到了新教材與舊教材上的一些增減不一的知識,如:刪減了電泳以及膠體聚沉的科學視野知識,增加了鍵的極性對化學性質的影響等知識。童浩老師結合重慶市新高考的高考試題,給大家詳細分析了高考考題形式的變化。如從原來生拼硬湊的考題形式轉變成情景題型,新高考試題中選擇題的數(shù)量由老高考的7道增加至14道,每題由6分調整為3分;非選擇題為工藝、實驗、原理綜合、有機等。 化學組教師一致認為新教材改革后實用性更強了,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降低了部分內容的難度,增加了部分新知識,并且優(yōu)化了編排順序,更有利于學生學習化學。但是同時新高考采用賦分制,將對化學學科沖擊更大,挑戰(zhàn)在前! 生物組 4月23日,生物組簡小紅老師著重從新教材的“增加”和“減少”入手,詳細清晰地對比了新舊教材的差別,與舊版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內容、結構以及教學方法上都進行了諸多創(chuàng)新,同時還給出了利用電子教材和導學案等夯實學生基礎知識,提高課堂效率的方法。吳波老師則從他對近年來各個已經(jīng)實行新高考地區(qū)的生物試題的分析入手,介紹了新高考生物試題的形式和結構變化,并以真題為例對其進行了細致的分析,提到新教材新高考總體趨勢。吳老師還提到,由于考試組織形式和時間的變化,高考生物試題的思維量和閱讀量大幅度提高,考試難度大幅上升。 除了對教材的差別分析和試題結構和形式的變化呈現(xiàn),簡老師和吳老師還結合他們已有的教學效果和對教材的使用情況給出了一些建議,如課堂上利用相關情境訓練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充分利用好教材,課后習題做到精講,將它們轉化為學生后續(xù)面對的熟悉情境;高中三年對學生的培養(yǎng)要有整體觀,用好課本的同時適當輔以必備資料但切忌忘了自己的主線和整體思路等。 歷史組 4月29日,歷史組高四教師代表杜曉燕老師針對新教材、新高考和老教材、老高考之間如何銜接,提出了相應問題,如如何整合新教材的五本教材以便學生更好的掌握等相關問題。高二年級是新高考實施的最新年級,經(jīng)過兩年的教學實踐,已經(jīng)具有較豐富的實施經(jīng)驗,面對高三高四老師的諸多疑問,高二楊偉老師分享了新課程新教材的在教學內容、重難點、考試評價體系等新變化和教學經(jīng)驗。楊老師詳細介紹了新教材的整體實施和每一個模塊的教學方法,并為下一屆新高一的教學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建議,為新一屆高一新課程的教學保駕護航。 之后,楊老師和高三高四歷史老師進行了深入交流,耐心地回答了每一位老師的疑問,毫無保留地分享了高二年級的新教材實施經(jīng)驗,并敲定了接下來高三高四老師進班聽課的安排。相信通過此次交流和接下來的進班學習,高三高四的老師面對新教材新高考定會更加得心應手。 地理組 4月26日,高二年級組劉娟老師精心準備,從教材結構的變化、課堂結構的變化、命題角度的變化三個方面進行了交流,呈現(xiàn)了兩年新教材教學實踐的總結與反思,提出了在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中的建議。同時老師們踴躍發(fā)言,提出了針對新老交替教學實施中的疑慮,主要從如何把握課堂教學的深度與廣度、如何實現(xiàn)老高考學生備考新高考的銜接、如何提高老靠高學生地理實踐力三個方面進行了討論。最后高三年級備課組集中總結和反思,依次發(fā)言,針對新老教材的銜接,新高考備考的具體實施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通過本次聯(lián)合教研,老師們對新老教材的變化認識更加精準,對新教材的課堂教學實施策略更加明確,對新高考備考的思路更加清晰。 藍圖繪就,正當揚帆破浪;重任在肩,更須策馬加鞭。本次交流會正當其時,立足“三新”背景下的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突出使用新教材以來的實踐性、思辨性、傳承性,為新高考下各年級教學教研管理與探索謀求新的發(fā)展路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此次交流活動開闊了教師們的視野,為教師們更科學地領會新課程新課標的精神,更精準地把握新教材新高考指明了方向。相信綿實教師在新理念的指導下,定能把握新教材,運用新教法,讓核心素養(yǎng)生根發(fā)芽,開出絢爛之花,結出豐碩之果。 |